- 時間:2021-01-18
- 點擊:1980
- 來源:隴東報
“在外務工多年,我了解到咱們的農產品很受外地人歡迎,我覺得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是一條可行之路?!苯?,王金龍向記者介紹。近年來,王金龍通過經營農村電子商務,線上銷售當?shù)剞r產品,年銷售額達200萬元左右,帶領當?shù)厝罕姽餐呱现赂宦贰?/p>
今年41歲的王金龍是寧縣焦村鎮(zhèn)西溝村村民,早些年他在浙江省寧波市務工,日子過得順風順水。但是隨著老人年齡越來越大,2015年他毅然回到了家鄉(xiāng),開始做代購,在網(wǎng)上銷售本地的農副產品。剛開始,他收購群眾的產品都是沒有經過加工的,產品的品色和質量不是很好,一度出現(xiàn)了銷售難的局面。
王金龍意識到,要想讓家鄉(xiāng)的農產品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,就必須對這些產品進行初加工和預包裝,提升品相和質量。
2016年,王金龍多方籌措,購進了設備,完善了生產資質,成立了慶陽佳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?!艾F(xiàn)在公司已經走上正規(guī),我們購進原材料后,從篩選、生產,到包裝、整個過程都是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的?!蓖踅瘕堈f。
目前,慶陽佳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發(fā)展成為一家集農產品包裝、生產、銷售為一體的企業(yè),主要生產棗夾核桃,預包裝小米、黃豆等具有特色的農產品。而王金龍則利用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進行銷售,經濟效益十分可觀。
“公司的線上交易主要是給各平臺供貨,包括甘肅銀行隴銀商城、郵政系統(tǒng)的油糧平臺等,線下交易主要是政府對接的天津消費扶貧,今年公司的銷售額超過了200萬元?!蓖踅瘕埜吲d地說。
公司的發(fā)展不僅讓王金龍的腰包鼓了起來,還讓附近群眾也得到了實惠,公司以不低于當?shù)厥袌龅膬r格收購群眾的農產品,讓群眾的農產品銷路有了保障,還為當?shù)厝罕娞峁┝司蜆I(yè)崗位,增加了他們的經濟收入。
據(jù)了解,該公司目前用工人數(shù)在23人以上,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人。(記者曹康 通訊員席偉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