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0-10-29
- 點擊:1070
- 來源:蘭州晚報
10月28日,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發(fā)布今年第三季度12315投訴舉報指揮中心投訴舉報受理情況,共接到省市場監(jiān)管局12315指揮中心分派和自行受理錄入的案件共8713件,接到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投訴共2437件(其中投訴1436件,舉報1001件)。第三季度共辦結案件8601件,辦結率99%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59.66萬元。
排名前五位的商品類投訴
1、交通工具類:一是合同違約問題,加價提車、強制搭售保險、承諾補貼或政策補貼不兌現等;二是汽車質量問題,發(fā)動機異響、變速箱卡滯、水箱泄漏等;三是維修售后問題,配件只換不修、價格不透明、故障屢修不好、過度維修等問題。
2、食品類:宣傳與實際不符;商家銷售不合格食品;商家銷售時未明碼標價;食品制作過程不衛(wèi)生,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。
3、服裝、鞋帽類:服裝類商品質量參差不齊,面料起球、掉色、殘缺、瑕疵、色差大;鞋類商品“三包”期內出現斷底、斷面、開膠、皮面嚴重褪色;童鞋質量不合格等問題。
4、房屋類:房屋出售價格存在爭議;所購房屋與廣告宣傳不符;無法辦理銀行貸款,退款遭拒;房屋存在質量問題;合同約定時間內開發(fā)商無法按期交房;開發(fā)商違約等問題。
5、家居用品類:訂購家具延遲發(fā)貨或不發(fā)貨,與商家協商不退定金;所定商品尺寸、顏色等存在偏差,爭議較大等;部分商家不按“三包”規(guī)定或拒絕履行“三包”義務等問題。
排名前五位的服務類投訴
1、餐飲和住宿服務類:部分餐飲服務消毒措施不到位,亂收費;團購菜品與實際就餐有差距;部分所售商品存在食品質量問題;網上訂購酒店無法入住,套餐內協議不履行;酒店設施不達標且服務質量差;不退押金等問題。
2、銷售服務類:大部分集中在預售卡(包括健身、餐飲、烘焙等)服務方面。服務質量與宣傳不符,降低服務標準,服務承諾難以保障;預付卡設置霸王條款;店鋪轉讓或搬遷,預付卡無法使用,無法聯系商家等問題。
3、文化、娛樂、體育服務類:多發(fā)于健身房、游泳館、影院、兒童游樂場等消費場所。主要是經營者歇業(yè)、轉讓、資金鏈斷裂等原因導致無法繼續(xù)營業(yè),服務得不到保障,消費糾紛不斷。此外還存在辦卡時的承諾不能履行、服務縮水、會員卡充值金額設“下限”、余額不退等問題。
4、教育、培訓服務類:集中于公務員培訓、學歷教育、中小學校外輔導和技能培訓的投訴。個別商家涉及虛假承諾、多收費用、拖延退款、師資力量不足拖延開課、擅自更換教學內容、故意拖延退費、搬遷或關店失聯、誘導辦理培訓貸、網絡教育服務差等。
5、物業(yè)服務類:多集中于停車費收取不合理;物業(yè)費、水電費、分攤費、維修費等價格不合理;小區(qū)設備日常運轉出現故障維修不及時;部分物業(yè)公司不提供收費依據;物業(yè)服務人員態(tài)度差等問題。
緊盯消費熱點 加強監(jiān)管
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未來我市各級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將加強對汽車4S店的監(jiān)管,尤其對扣留合格證、強制搭售保險、過度維修,家具用品,服裝鞋帽,預付卡消費等方面的投訴要加大巡查力度。結合消費趨勢開展商品抽查,嚴厲打擊商標侵權、制假售假、虛假廣告、合同欺詐、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,切實改善消費環(huán)境。
食品監(jiān)管方面,聚焦冷凍海鮮、肉制品、米、面、油等重點產品,加強對批發(fā)(農貿)市場、餐飲行業(yè)、市場價格等方面的重點監(jiān)管,把控食品安全,圍繞重點區(qū)域和重點產品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,嚴厲查處違法行為。堅持問題導向,落實主體責任,確保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。
此外,有針對性地開展消費教育和引導,提高公眾自我保護、防范和維權能力。及時發(fā)布各類消費警示信息,向消費者大力宣傳識假辨假知識,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,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消費維權意識,科學理性消費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杜志超